请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典型个案 家庭变故导致他自我厌弃---Lansin.com 学生A,男,18岁,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该生性格倔强,歪点子多,多次违反校纪校规。在高一时,曾因打电子游戏机、赌博受到学校处分。该生学习态度极差,经常不做作业。每当养父和生母为他吵架时,他就采取躲避方式离开家庭。幼稚的人生观和孤独自卑的心理使他在闲荡中走向了游戏室,结识了几个游手好闲的社会不良青年,开始了抽烟、喝酒和赌博。 根据调查,心理咨询老师了解到,A在班内的人际关系极差,对集体生活疏离感比较明显,同时,A对老师的教育总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在各方面都表现得非常随意。A在家与养父的关系紧张,养父对他的态度冷淡粗暴,A也由此对养父产生了较强的逆反心理,常常话不投机,在家中的个人生活处境十分尴尬。心理咨询老师经过跟A多次个别谈心,发现A避而不谈自己家里的事,同时多次出现“无所谓,反正我是差生,习惯了”等自我厌弃的话语,显示出“毫不在乎”的样子。 由于家庭生活的变故,A出现了心理异常;由于缺乏同龄学生所拥有的亲情关爱,加之养父将其看“扁”,A已由心理上的孤独感、冷漠感,逐渐发展到自我怨恨感,并表现为异常行为。要消除A的异常心理,就要帮助他通过新的生活体验入手,去逐渐重新感知、认知和把握自己。 咨询老师采取了主动与A“交心”的做法,建立起师生间教育信任的心理基础,使A明白过去犯过什么错并不重要,关键是现在和将来,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经过这样的交流,建立起彼此信任、较为巩固的师生情感。 老师发现A的字写得工整大方,于是便安排他进了班级黑板报宣传小组,并及时对他的成功作出肯定,使他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集体生活中的积极关注,A逐渐走出自我“冷漠心理”的误区,发展了跟其他同学之间的友情,也提高对自我成长的关注热情。渐渐地,A开始接近同学、走近集体,并被集体所容纳。 在交谈中,老师发现,养父对A的冷漠和粗暴使他渴望得到家庭温暖的心理“雪上加霜”。经过老师的几次“暗访”,养父的态度有所转变,并决定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做A的心理教育工作。一段日子之后,老师第一次公开进行了家访,并在A的生母和养父面前大谈A的变化和进步,而养父也在A的面前作了自我批评,并跟老师一起为A制订了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和合理安排双休日的具体措施。就这样,A和他的养父之间慢慢建立起了“亲合”的关系,使A对生活充满新的期待和追求。 在班级举行的“向网吧告别”签字活动中,A第一个走向讲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老师对A作了如下评语:在心理上,A从“孤独自弃”变为“乐观进取”;在行为上,由“我行我素、自暴放纵”变为“尊师守纪,关心集体”;在学习上,取得了各科成绩均在及格线以上的较好成绩,并顺利地考入大学深造。 他得了青春期社交恐惧症 学生M,男,高中学生,见到陌生人就会脸红,不敢看他们的眼睛,甚至有想逃走的感觉,有时还会出汗。 在初中的时候,M特别喜欢跟女生在一起。初三时,M有次跟班里几个男女同学一起打篮球,本来玩得挺开心,但M在跟一个女生抢球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她的胸部,M当时就脸红了。在此之后,M便控制不住冲动,经常特别留意女生。但M觉得每次当他在看女生的时候,周围的女生也在盯着他看,于是,M不敢与班里女生的目光对视,后来连班里男生的目光也不敢迎视。到最后,M见到陌生人就会脸红,感觉每个人都在看着他。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一个性意识发展的关键期。随着性器官的成熟及其功能的健全,体内性激素水平增加,第二性征的出现以及社会中各种性信息的刺激和影响,使青少年对性的生理现象发生了兴趣,关心起跟性有关的事情来,并开始向往异性,为异性所吸引。M很可能患上了青春期社交恐惧症,一方面M有跟他人尤其是异性交往的心理需要,但由于内心的胆怯和羞涩,担心与异性交往或者目光接触会引起别人的误解,遭到同伴的嘲笑和老师的责备,于是心理冲突就这样产生了。此外,M害怕自己成为别人注意的中心,总是觉得周围每个人都在看着自己,并观察自己的每个小动作,因而容易出现脸红、出汗、心跳加快、说话结巴和手足无措等现象。 在咨询中,老师告诉M,这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都会有这种心理,对异性产生幻想,感到害怕羞涩,觉得别人猜透了自己的心思,从而更加恐惧,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这些并不是M身上特有的情况,而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 老师教了几招,帮助M树立信心,比如,在与陌生人对视的时候,可以强迫自己多做几次深长而有节奏的呼吸,使紧张的心理得以舒缓,建立社交自信心。要大胆地尝试与别人对视,先是同学、老师,慢慢地扩展到与陌生人对视,看一看别人的反应。如果出现心情紧张,就继续做呼吸放松练习。 老师建议M多读些课外读物,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这样在社交场合可以毫无困难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能有效地帮助树立起自信。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和同学的正常交往上,通过正规途径,了解一些青春期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从容地面对青春期的困扰。 经过老师的辅导后,M渐渐走出阴影,开始能跟身边人大大方方地交流,也能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学业上,脸红、流汗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 心态失常造成考试发挥失常 学生Q,女,安分守己,性格内向,入学成绩优异,父母对她的期望值较高。Q学习很努力,比起其他同学,她在学习上花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Q的成绩原本一直中等偏上,进入高二之后,多次考试不理想,成绩明显退步。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反映,Q平时学业表现不差,能及时地完成作业、回答老师问题,但一到考试就发挥失常。老师注意到,Q考前经常要上厕所,考前一天晚上想得很多,在考试时感觉迷糊,无法集中精力,在考后会发现很多会做的题目都做错了。 Q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面对学习压力和家长期盼,没有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疲劳学习;二是考试心态不正确,考前期望过高,有明显的考试前紧张焦虑,不能在考试中调整好自己的应试状态。 咨询老师帮助Q同学认识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调整Q同学的学习生活的身心状态。要求Q每天控制学习时间,充分进行体育运动,合理分配学习和休息的时间,保证在学习时有一个清醒的意识。 跟Q同学的家长进行沟通,要求家长配合调节Q的身心状态。使家长改变原来的只要成绩不要其他的观点,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看到学习结果。 老师帮助Q同学指定一个考前正确的期望值,并进行克服考试焦虑的担忧成分的自信训练,在咨询室进行考试模拟,训练Q在考试中集中注意力,防止多余的想法分散注意力。要求Q同学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完全按照训练的要求来操作,并且在考试结束后完整地复述整个考试的过程,跟训练进行分析比对。 经过训练,Q同学有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学习生活时间安排,家长的学习要求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Q同学在之后的几次考试中基本反映了其真实的学习水平。 现在不少孩子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 从以上几个典型个案中可以看出,学习压力大、自身适应能力欠佳、家庭关系不和谐、处理人际关系方法欠妥以及青春期特有的烦恼等,是目前困扰青少年的几类常见问题。 某初中的心理老师李老师说,如果把健康定义为白色,把不健康定义为黑色,那么,现在很多孩子处于灰色的阶段。人民医院心理诊疗科的杨医生说,在她的病人当中,青少年学生的比例占到了30%之多,其中,焦虑、抑郁以及强迫是主要症状。 青少年时期有“特殊”的问题 此外,青少年处于青春期这一独特的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除了身体外形和内脏机能发生巨变以外,性也开始成熟起来,随着性器官和性机能的发育,性意识觉醒,这是青少年前所未有的体验,对此会感到神秘和惶恐,这个时候,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很多困惑和恐惧。 在实践中,很多老师都得出了一个相同的结论:在环境有所改变的时段,青少年的心理最容易产生变化,比如,从小学到初中,或者从初中升到高中时。这时如果青少年自身没有较强的适应变化的能力,产生问题的机率会相对比较高。 李老师说,从小学到初中,很多学生在学习上没有适应过来,在生活上也同样没有调整过来,成绩下降、环境陌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让很多学生甚至出现了弃学回家的想法。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高一新生身上,从初中到高中,学生们一夜之间要经历教学模式的大转变,很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有的要到高三年级才会跟得上节奏,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从1998年开始就一直从事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张老师说,心理咨询室最忙的时段是在考试前后,而通常考试结束后是学生们最焦虑的时候。成绩不理想,考试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等问题都会令学生感到紧张。 学习压力是很多问题根源 现在,学校里的学习节奏快,竞争也相当激烈,学习上的压力成了很多心理问题的根源。据人民医院心理诊疗科的杨医生介绍,在这个方面,很多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问题比较突出,这些孩子自己对自己要求高,家长以及老师对他们的期望也很高,所以身上的压力也就比较大。“特别是一些学生,以前成绩是班级里面数一数二的,后来考入好的班级学习后,整个班级里都是优等生,这时他成绩上的优势就不像以前那么明显,心理就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落差。”杨医生说。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小小的信箱是孩子和老师之间沟通的使者。 目前,很多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室,由专业的老师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一些学校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有学校以班级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中,既注意全体学生又考虑个别差异。在课外活动时间,通过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多次与学生谈心,让学生可以倾诉心理的秘密,发泄心中的委屈,并辅导其如何调节情绪;建立心理档案,了解学生心理状态。 某高级中学建立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常规管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将心理教育科学化。同时开展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利用广播以及内部刊物来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通过举办家长会以及定期家访等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 到医院治疗很正常 目前,不少医院都开设了专门的心理诊疗科室,到医院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患者当中有不少年轻人的身影。医院心理诊疗科的杨医生说,在她的病人当中,青少年学生的比例占到了30%之多,其中,焦虑、抑郁以及强迫是主要症状。 杨医生说,很多青少年患者都是从其它科室转到她的科室来就诊的,他们到医院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身体出了问题的根源在于心理方面出现了某些偏差。杨医生建议,青少年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要多与身边的人进行沟通,更要学会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杨医生强调,医院专业治疗很正常,在出现问题时不要羞于到医院就诊。 家庭环境至关重要 从前文中学生A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相当大。王老师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主要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父母关系不融洽,二是父母处事的方式和方法技巧欠缺。从症状上看,这些青少年在学校里反映为课堂上精神不集中,难以将重心放在学业上,而在家里,则表现为不能正常跟父母沟通,亲子关系逐渐淡漠。 因此,有关人士指出,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不要期望过高给孩子过大的压力,让孩子学会劳逸结合,科学用脑;鼓励孩子参加课余活动,拓宽兴趣范围;另外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妥善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 |
编辑:中国学校教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