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家庭氛围助孩子减压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轻松家庭氛围助孩子减压 当家长的夙愿。部分家长在考前表现得比孩子还紧张,无心制造的一些非智力因素常常适得其反,反而增加了考生的心理负担。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做,才能帮助考生在高考中取得佳绩?医院心理专家和学校心理医生建议:家长应放下架子,把孩子当成朋友,创造一个轻松备考的家庭氛围,经常与孩子沟通谈心帮助其减压,才能使考生提高复习效率,高考成功的几率才更大。---Lansin.com 少唠叨勤打气,以平常心对待 海南中学国家级二级心理咨询师陈玲认为,很多家长在冲刺阶段比考生还着急,对孩子表现出过度关心,这种过分关心或过于严格的要求都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使孩子增加心理压力。建议家长首先要自己学会减压,在孩子面前要少唠叨,有条件的家长要经常上网了解高考备考过程,了解孩子表现出焦虑状态是正常的,属于自然情况,不要人为地给孩子增添无谓的压力。 同时,要适当给予赞美为孩子打气,鼓励孩子以平常心去对待高考,同时充分相信自己的孩子,全方位接纳孩子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以过来人的身份,传授一些复习技巧和应试经验,帮助孩子建立乐观积极的心态,轻松备考应试。 陈玲强调,家长助考最忌讳的是对考生太关怀过度。比如现阶段,有的家长每天都询问自己的孩子“学习怎么样,成绩如何”等等,或每天做许多食物送到学校给孩子吃,过多的嘘寒问暖反而会让考生产生烦躁心理,许多考生反映“家长关心过细,自己的心里更难受”。 实践证明,高考成绩优秀的考生,大多家庭和睦,父母与孩子相处如朋友,考生心理压力小,能够在高考中正常发挥或超水平发挥。 降低期望目标,别过于看重结果 部分家长把高考看得太重,把高考结果看成是一槌定终身,没有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高考目标,对高考期望过高。 医院心理科副主任王德认为,家长这种人为地拔高目标期望值的做法不可取,容易让孩子产生“高考考不好就对不起父母”的紧张心理,不利于孩子树立积极乐观的备考心态。 王德指出,家长对高考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认为孩子考不上大学人生就没有了希望,这些都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要让考生认识到高考虽然关键,但也只是生命历程中的一个过程,并不是生命的全部。过于看重结果,反而会让考生患得患失,缺乏自信。 王德强调,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心态能在高考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考前目标过高的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降低目标期望值,合理定位,力争做到“低目标、高要求”,要让考生积极享受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不要过于看重考试结果甚至是高考结果。 王德提醒家长:“一个心理状态好的考生高考成绩可以提高60至100分,反之则会降低50分左右。” 正确看待起伏,帮孩子树立信心 部分家长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心态,即看到孩子的成绩有所起伏或一两次考试考砸后,反而比孩子更紧张、着急,动不动就埋怨或训斥孩子。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刘翔平认为,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起伏,如果因为一两次考试成绩不佳就埋怨或斥责孩子,容易挫伤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产生破罐子破罐摔的想法。 刘翔平指出,如果考生在最后阶段的考试中没有明显的进步,只是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此时家长不应着急,而是要换位思考一下,在高考复习最后的冲刺阶段,许多考生都会取得明显的进步,而自己的孩子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保持原有的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进步,而不是退步。同时,家长还要和孩子多沟通,看看孩子在考试中主要在哪些方面失分,找出孩子复习的薄弱环节和水平徘徊不前的原因,加强这些知识点的复习,就有可能在高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 刘翔平强调,一两次考试考砸并不代表孩子的实际学习水平,重要的是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成绩有高峰和低谷之分,跌到谷底才有上升的余地,激发孩子的学习斗志,从谷底向上攀爬。要帮助孩子树立“只要高考一天没考,就还有下一次”的信念,告诉孩子重拾信心专心复习是最重要的。 ■有问必答■ 陈先生来电咨询:我和儿子沟通不畅,经常是我一说话他就嫌我烦,他有什么想法也从不对我说,我该怎样才能与儿子成为朋友? 答:多倾听,注意谈话技巧,换位思考为儿子多想想。 心理学家告诫,许多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总是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语气,表现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谈话的语调总是“你应该如何如何”或“你不应该怎样怎样”,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意与家长沟通。此时,家长应当多倾听孩子的想法,不要说一些人人都说的大道理,切忌随意中断谈话内容,把谈心开成了总结会。同时要注意谈话技巧,要让孩子感觉到你对她的理解和支持。 黄女士来电询问:如何才能创造一个轻松的家庭备考氛围? 答:给孩子单独的学习空间,尽量少打扰。 省、市重点中学高三年级老师指出,在最后半个月的高考冲刺阶段,家长要减少应酬和在家会客的时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单独给孩子准备一个相对安静的房间进行复习。家长要注意此阶段的生活规律要与平常一样,不要人为制造紧张气氛;并建议有矛盾的家庭千万别在这个期间再起争执,家长可以选择在家多读书看报,多陪孩子聊聊天或做些简单的家务。 某中学的张同学来电询问:我经常晚上失眠,要不要服用安眠药?怎样才能消除失眠? 答:没服过安眠药的最好别服用,可以采取数数字或想象的方法治疗失眠。心理医生提示,数数的正确方法应当是“12345,54321”,如此重复。如果数数方法还不管用,可以尝试深呼吸,想象心情愉悦的事情,帮助催眠。 |
编辑:中国学校教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