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教学研究 »
应该尽快纠正课标教材”中既无“下底”又无“上底”的情况
应该尽快纠正课标教材”中既无“下底”又无“上底”的情况
发布日期:[18年前 (2007-06-04)]浏览次数:[2331]
应该尽快纠正课标教材”中既无“下底”又无“上底”的情况 王杰航 2005年8月12日《中小学数学》 2006-11-7 12:20:12 "下底"、"上底"是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对教学要求的一种比喻,意指小至一节课,大至一章书、一个学段的"最基本要求"和可能达到的"最高(尖)要求"。现行初中数学实验教材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有一些章节既无"下底"又无"上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比较被动的局面。
笔者在使用新教材时,遇到了一些既无"下底"又无"上底"的内容,为此多方请教了专业教研人员直至教材的编写者,但一路问下来,得到的答复竟然一模一样:这部分内容该怎么教,应取决于你的学生!学生如果会……,学生如果不会……。笔者以为,这种回答,实质上是"一种态度、一种观点,是不符合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实际的。既无"下底"又无"上底"的编排体例,如果用于编写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应当说是一种很好的框架,但如果太多地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中,并长期地施行。对整整一代人的影响,将不会是乐观的。
开篇《我与数学交朋友》,作为中小学衔接与兴趣引人的专页。既无"下底"又无"上底"是可行的,但是很显然,如果其他内容也用这种体例,就不是很妥当了.因为新教材是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编写的,义务教育通过小学、初中两个学段的学校教育来实现.什么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依笔者之见,无论中小学的教育怎样改革,明确的目的,严密的组织,周密的计划依然是中小学校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中小学校不可能演变成那种目的不那么明确,组织比较松散的机构,相应的教育活动也不大可能统统演变成开讲座和趣味游戏。
既无"下底"又无"上底"的教材内容,对于班生人数在45人以上的大班教学,尤其显得不易施行.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但如果课前分类的话,几乎没有人会说自己应在最高的发展水平之下,而课后反馈"听不懂"则是另一回事。所以很难按"如果会……,如果不会……”的思维操作.既无"下底"又无"上底"的教材内容,对于考试制度,就更显得力不从心.考试制度,对教师而言,不仅仅是教育教学的一个环节,更是一种管理方式、一份社会评价、一种行业特征,在这种管理、这份评价、这个特征下,一线教师纵有十二分激情,也不可能无视这管理、这评价、这特征的存在,而去深究"如果会……,如果不会……"的上下限。据笔者所知,在教材实验过程中,凡无法从考试要求方面得到确定答案的教学内容,出现了轻轻一带而过的现象。就是俗话说的:水过鸭背,那儿也湿不着。更有的干脆就不教的,长此以往,编者良好的意图不仅不能达到,还会使相关内容的教学显得十分混乱。目前已经造成了一些被动局面,建议新教材在修订过程中,尽可能多地立足于现实教育的背景,凡是可以明确"上下底"的地方,应尽量明确,凡是只作为兴趣与阅读而编人的内容,宜明确标明"兴趣"与"阅读",以此增加实验教材的可操作性,并应有意识地减少那些既无"下底"又无"上底"的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