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评奖查询系统]
首页 » 学校教学研究 » 跨过“消极的教学反思”这道坎
跨过“消极的教学反思”这道坎
发布日期:[18年前 (2007-06-04)]浏览次数:[1831]

跨过“消极的教学反思”这道坎

张良朋   2005年6月28日中国教育报   2006-11-7 12:21:52

       教师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人员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其中,教师个人反思是同伴互助、专业人员引领的必要基础,因其对客观条件要求不高、十分简便易行,已经成为当前校本教研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不少教师因为注重反思且善于反思,迅速成长为教师群体中的佼佼者,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每每读到教师们写的教学反思,我常常为其用情之深,用功之勤,眼光之敏锐,思考之深刻,方法之巧妙而感动和叹服。然而,感动和叹服之余,我也从部分教师的个人反思中发现了一种不健康的倾向——消极的教学反思。 

   比如,在听了某特级教师的讲课后,一位教师在自己的反思中写道:“你看人家那学生,个个思维敏捷,能说会道,老师教起来多省劲。教这样的学生,我也能上好公开课!只要你设计上几个问题,余下的事情学生准能给你办得有声有色、精彩纷呈!教这样的学生,老师可有福气啦!咱那帮学生就甭提了,像人家这样的学生一个班也找不出几个来!我敢说,你就是请个更著名的特级教师来,他和咱们的学生也上不出什么好课来!” 

  不难发现,消极的教学反思,往往夹杂着教师颇为复杂、体验深刻的心理感受,涉及到的也往往是难度较大、关联较多的教育教学问题,老师们因为自身缺少解决问题的办法,“挣扎”之后发现“没有出路”,渐渐失去了继续尝试的热情和耐心。“百思不得其解”,处在困惑中的老师只好错误地归因,错误的归因导致错误的反思,错误的反思导致错误的决定,错误的决定导致错误的行为。如此一来,这部分老师逐步偏离了反思本应有的正确意义。细加分析,我发现消极的教学反思主要有如下“症状”: 

  抱怨环境,消极等待,被动应付,希望环境变好了再开始行动 

  有的教师空怀远大理想,却没有付诸实践的勇气,并不和谐的周边环境成了不少教师放弃积极行为和个人努力的“理由”。有人说,理想越远大,困难就越多;理想越浅近,困难就越少;没有理想,也就没有困难。这话说得十分在理——我们正在投入的不正是一场任务异常艰巨、困难层出不穷的改革吗?不克服困难、不付出点代价,难道成功会从天而降吗?倘若我们消极等待,只会坐失良机。不断地克服困难,才会走出阴暗,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 

  其实,“只要行动,就有收获”。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为什么不从改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开始呢?实践已经证明,从生活出发,从事实出发,从教育实践出发,是教育研究中值得提倡的一种研究取向,也是教师研究中富有生命力的研究方法。像上述第一位老师,发现了自己与特级教师存在的差距,不找问题、想办法奋起直追,却只发了一通牢骚。于事何补? 

  轻视过程,幻想教育教学活动的成功可以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 

  表现在实践中,就是功利心太重,缺少耐心,往往失之于急躁。计划制定得很好,总结也写得很棒,唯独一步步努力的过程走不稳。我们应该把反思的镜头更多地对准我们走过的、正在走着的每一步,分析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并寻找相应的对策。从理念到实践,从开始到成功,中间的路不可能一跃而过,请老师们千万“不要忘了路上的风景”。 

  忽视提升自我,有的老师只把反思的视角对外,却忘了对内 

  其实,反思不只是为了改变环境,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提升自我。我们应该在教育中展现自己,在活动中塑造自己,在行为中成就自己。应该说,教师本人才是反思的主要对象。教师须把自我反思的过程变成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形成在研究状态下的工作方式。一旦教师留心叙述自己身边发生的教育事件,就意味着教师开始进入一种撰写“自传”的状态中,也就意味着教师开始以自己的生命经历为背景去观察世界,并在这一过程中改变着自己。注重在反思中提升自我,是教师善待自己,追求和实现幸福人生的理想途径。 

  要想走出消极反思的泥潭,教师必须跳出个人反思的小圈子,把个人反思与同伴互助结合起来,自觉融入到教师集体中间,以他人智慧、集体智慧引领自己跃上新的台阶。如果依靠同伴互助仍然难以“飞跃迷雾”,那我们就需要向专业人员请教了。“个人智慧不过是草间露珠,集体智慧才是长河流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觉把个人的成功经验和心中困惑放到更广大的平台上供大家审视、研究、分享,个人反思也就有了更长久的生命和更广泛的价值。倘如此,新课程实践就又多了几分成功的把握,教师和学生就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幸福和成功。

 

 

编辑:中国学校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