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评奖查询系统]
首页 » 学校德育实践 » 整合资源发挥新课程德育功能
整合资源发挥新课程德育功能
发布日期:[15年前 (2010-06-18)]浏览次数:[7152]

整合资源发挥新课程德育功能

《中国教育报》 2005 9 2

作者:李亚平

 

在基础 教育 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如何进行学校德育课程实践的有效探索?作为湖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湖北荆州市沙市区近年来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终身 发展 的理念,深入挖掘新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探索德育课程新体系,抓好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新课程的德育功能,努力实现新课程的德育价值。

    
突出时代特征,探索德育课程新体系


    
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课程在内容结构上机械地紧跟形势,没有准确、充分地反映和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中小学生成长的需求,使教育内容滞后。而当前处于信息时代的中小学生思想活、观念新、信息灵,迫切要求课程内容鲜活、容量加大。作为教育者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德育课程教材建设,把反映中小学生学习、生活及社会现实问题的优秀作品编入教学内容;把他们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有选择地纳入教学内容;把学生喜欢的校园文化生活引入教学内容。沙市区以课程改革为契机,着重从三个方面对中小学德育课程新体系进行了探索:


    1.
调整德育课程结构,由 单一化 综合性 发展。


    
我们在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初中开设《思想品德课》;从小学中高年级到高中新设综合实践活动课,重视综合实践课程中的信息技术教育、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与德育课程的联系,从而实现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社会课程的结合,构建以学会做人为核心,以生活德育理论为基础的新的德育课程体系。


    2.
改革德育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情景中完成品德的建构。


    
我们大力改革学科式德育课程的教学,积极改变过去中小学德育课教学中单纯面向应试而传授知识,空洞讲授理论,死记硬背概念等弊端,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 新三中心 德育理念,把重建师生互动关系、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加深体验作为改进学校德育课教学的重要方向。在教学中,各学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适当地选择案例教学、创设情境、讲座等形式,并充分运用 现代 教育信息技术,使抽象的道德知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得到内化,鼓励教师采用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突出对话、互动、活动、实践、体验、探索性学习等方式,构建师生之间多重对话的平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使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入脑入心。


    3.
抓好学科渗透,开发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


    
充分利用和挖掘新教材的德育资源,把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与情感体验、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如地理课通过本国资源的了解、考察,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历史 课通过学习、参观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科学 课程,不仅让学生掌握公式、定理,而且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科学家的人文素养与理想信念。
[FS:PAGE]

    
注重资源开发,抓好地方、校本德育课程建设


    
抓好地方、校本课程建设是发挥新课程德育功能的重要内容。我们注重以社区资源为主要材料的德育地方课程开发和加强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各校在按规定开好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同时,努力开发地方德育资源,丰富德育课程,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相结合。


    1.
开发以社区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地方课程。


    
沙市区地处长江中游,历史悠久,楚文化底蕴深厚,地理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为了充分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我们组织编写了《我在长江边长大》综合活动课教材,将 长江英雄史话 ——98 抗洪中的沙市军民 长江 企业 文化 —— 活力 28 沙市日化 等内容纳入教材,并作为地方课程列入全区中小学课程计划,每周一课时。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  2. 开发以校本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

    
沙市区中小学充分利用学校 教育 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的德育特色。例如沙市红星路小学坚持以 写字教育 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沙市区北京路三小编写的 诵读古诗 ;沙市区实验小学的生活教育,沙市四中、沙市 艺术 中学等校的艺术教育,沙市二中、九中、实验中学、十一中与省江北监狱、武警荆州消防支队联合举办的法制教育、国防教育等等,长期坚持,不断创新,逐步形成学校德育品牌。


    3.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自选课题,组成课题小组,通过阅读资料、搜集资料、实地考察、调查访问、撰写调查报告、辩论交流等形式,亲身体验,深入探究,培养了多种能力,使学生掌握了沙市区的 历史 、地理、 经济 、文化等知识,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力求整体实效,加强德育活动课程实践


    
按照新德育课程的要求,沙市区从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出发,丰富和修订新的德育课程教材,进一步突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从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等方面精选学习主题,让学生参加德育活动课程实践,在走进 自然 、走进社会、走进人生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自我、个人与自然、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区、个人与学校、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世界的关系,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
积极实践活动式德育课程。


    
我们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建立以学校组织或学生自我设计的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活动式德育课程。活动坚持宜 不宜 、宜 不宜 、宜 不宜 、宜 不宜 ,使学生得以丰富体验,锻炼意志,践履道德,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和思维能力,促进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实施活动式德育课程也需树立大德育观念,活动不应仅仅局限于狭小的校园,而应消除学校与家庭、社区间的界限,让学生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获得完整的道德经验,促进道德的全面 [FS:PAGE] 发展


    2.
建立开放型、多元化的学校 社区互动育人模式,形成德育合力。


    
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着力于整体规划学校德育,把纵向的高中、初中、小学三个系统与横向的学校、家庭、社区三个系统整体考虑,合理配置,努力优化学校、社区育人资源。为了沟通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区委、区政府选派五名学校干部到街道担任教育科长,选派十名教师到居委会担任副主任,由街道党委任命,两年一轮换,负责社区德育资源的整合,联系社区各单位与学校共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经过努力实践,基本建立了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社区教育基地活动为补充的开放型、多元化的学校 社区互动育人模式,形成了德育合力。


    3.
开展主体性德育实践。


    
我们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 双主体 作用,在师生双向互动,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4.
开展生活化德育实践。


    
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教育的过程,也是德育课程在校外、课外的延伸拓展。沙市中小学开展的生活化德育实践活动分为四大类。


    
一是在家庭生活中体验,开展学生在父母的生日为他们做一件事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增进与家长的沟通。二是在学校生活中体验,在小学高年级开展少先队员给低年级同学当辅导员的活动,学生通过当老师的实践,体验到教师的辛苦与责任,学会尊重老师和他人的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自我管理。三是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校外基地当 小交警 ,体验交警们所处环境的恶劣和工作的艰辛,意志品质得到了磨炼。四是在大自然中体验,开展的远足、登山、渡江、采集动植物标本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我们在推进课程改革过程中,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新课程的德育功能,不断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创建了以 学校 社区互动育人 为核心内容的沙市德育特色,涌现出了以全国 十佳少先队员 何蓉、 全国十佳春蕾女童
许星星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形成了一批学校德育品牌,促进了全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