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评奖查询系统]
首页 » 课题研究 » 须增强语文课堂的人文厚重感
须增强语文课堂的人文厚重感
发布日期:[4年前 (2020-09-20)]浏览次数:[2397]
 
 

 

一线的语文教学,不论在哪个学段,好像都出现了这样的尴尬局面:

 

学生喜欢课外广泛地涉猎阅读,却不喜欢老师侃侃而谈的语文课;课外谈起自己阅读的书籍眉飞色舞、滔滔不绝,课内面对语文教材却愁眉苦脸、张口结舌。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迎合应试教育,喜欢从“知识点”的角度对教材文本进行“问题式”肢解。琐碎无聊的问题将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破坏殆尽;

 

二是一些语文教师由于阅读面狭隘或教学理念僵化,只知道照本宣科,教材外的内容丝毫不想去涉及或拓展。

 

这样的课堂既使学生知识视野狭隘,又不利于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更不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文素养。

 

当今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先生曾在《语文的尊严》中指出:

 

“现在的教师授课,最缺的是文化教育,因此读书是第一要义。读书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一定要让学生‘嗜’书,不嗜’书,必然导致知识浅薄,视野狭窄。学生‘嗜’书的感情不是天生的,要靠引导,靠培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嗜好,就等于帮他们找到源源流长的知识的泉眼。”

 

 

那么,语文教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不缺少文化教育?怎样利用语文课堂来引导学生形成“嗜书“的阅读兴趣?

 

我认为,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充分挖掘文本教材涉及的名家名篇相关外延内容,在语文课堂上适时恰当地对它们进行补充、拓展、延伸,这样既使语文课堂充满盎然的知识趣味,又增强了语文课堂的人文厚重感,更调动起学生对名家名篇的好奇心,从而形成高雅健康的阅读兴趣。

 

所以,对名家名篇的经典阅读引导,是对学生较为有意义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索。

 

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教材涉及的名家生平经历的针对性拓展,既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又可以让学生从名家的身上汲取高尚的人格力量。

 

在介绍《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对文学创作的严谨认真态度时,我拓展了莫泊桑受自己老师福楼拜“精雕细刻”的艺术风格影响和教育的故事:

 

 

一天, 莫泊桑又带着一篇新作去请教福楼拜。他看到福楼拜桌上放着厚厚的一叠文稿,翻开一看,却见每页上都只写一行,其余九行都是空白。

 

莫泊桑不解地问:“先生,您这样写,不是太浪费稿纸了吗?”福楼拜笑了笑,说:“我早已养成了这种习惯,一张十行的稿纸上,只写第一行,其余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

 

莫泊桑听了,恍然大悟。于是立即告辞,回家修改自己的小说去了。凭着这种对文学精益求精、严谨敬业的态度,莫泊桑最后成为和老师一样有影响力的世界级大文豪。

 

看着学生们专心致志、兴趣盎然倾听的样子,我话题一转:

 

“同学们在写作的时候,最不耐烦的就是修改作文。无论老师怎样强调‘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但大部分同学仍是不以为然,几乎不修改。你看莫泊桑、福楼拜这样世界级的大文豪都如此谦虚低调、严谨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作品,何况我们这些写作水平浅陋的人?我们的才能如此平凡,有追求完美的意识才会不断进步和超越。”

 

同学们纷纷若有所思地点头。

 

 

果然,下一篇作文就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绝大部分学生写完稿子后就在那儿眉头紧锁、字斟句酌地修改了起来,有的还相互交换修改。

 

相信学生们从名人身上学习的不仅仅是修改作文的习惯,更是名人对自己事业完美追求的精神品质。

 

第二,在解读教材文本时,恰当地穿插进去和教材特点相类似的经典名篇片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和作者的创作风格,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强烈兴趣。

 

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与同学的交流中逐渐感受到本文情节“在平铺直叙之中有波澜起伏”的特点。

 

莫泊桑匠心独具地运用了悬念、伏笔、巧合、对比、插叙等手法。老师因势利导地推荐了更能体现莫泊桑这个情节特点的小说《项链》。

 

 

《项链》突兀的结尾在强烈震撼学生的同时,使他们更加具体深刻地再一次感受莫泊桑的小说情节“在平铺直叙之中有波澜起伏”的特点。

 

意想不到的收获是,上完《我的叔叔于勒》后,很多学生纷纷买了莫泊桑的作品去阅读,有《莫泊桑传》、《项链》、《羊脂球》、《漂亮朋友》等等。

 

读书笔记上很快就分享到他们对这些作品在主题、手法、人物、语言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这样在课堂上引导性地对教材涉及到的名著进行部分章节的选择性鉴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还可以引起学生对整部名著的阅读期待。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形成就水到渠成了。

 

 

第三,解读教材时,恰当地穿插进去教材出处作品的相关章节,更深刻、透彻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教学《范进中举》时,在课文的几个地方我对《儒林外史》进行了适当的拓展扩充,更好地分析了“范进”的物形象,深刻理解了“科举制度的危害性和荒谬性”的主题思想。

 

拓充的第一处是“考了35年仍然是个秀才的范进,执迷不悟地向他的岳父胡屠户借钱还要去参加乡试,被他的岳父骂得狗血喷头” 。

 

这里胡屠户的骂并不是空穴来风,胡言乱语。《儒林外史》中有一段对宗师周进精彩且具有讽刺意味的描写:

 

“周进看范进的卷子,用心用意地看了一遍,但他感觉的是,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什么话!根本看不懂,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所以他心里想,怪不得三次都没有进学。但他想还是再看一看,所以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而这一看看出点门道、看出点意思来了,所以又硬着头皮再看第三遍。

 

 

看了第三遍后,他才恍然大悟,说了这样的话:‘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天地间之至文’就是天底下最好的文章了。

 

那么好到什么程度呢?他说:‘真乃一字一珠!’

 

那一字一珠的文章他怎么第一遍就没看出它真金的闪光呢?这就很奇怪了。他也在讽刺自己,实际上文字到底有多好呢?读了一遍、两遍、三遍,要试官读了三遍才读懂的文字,恐怕未必是好的文字。

 

看完后他就感叹了:‘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所以,别的卷还没看,他就给范进填了第一名,范进就中了秀才。”

 

拓充的第二处在《儒林外史》的第四回:

 

“范进中了举人之后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后来又中了进士,中了进士更是忘乎所以。本来没有什么学问,但是他到处卖弄自己的学问,让人家对他仰慕,甚至恬不知耻地说:‘苏轼是我朝的普普通通的人,凭什么大家都夸扬他呢?’”

 

一个进士,竟然连宋代著名的文学家都不知道。这种对人的言论、行动的淡淡描写,入木三分地揭露了他既无知又无耻的嘴脸。

 

对这些教材文本外故事情节的补充,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地理解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和选拔方式的滑稽可笑、荒诞离奇。也就明白了这样的选拔,自然会让范进这样迂腐无用、贪婪猥琐的扭曲变态文人走上政治闹剧的舞台中心。

 

从而对鲁迅给予《儒林外史》的评价:

 

“是后亦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的特点,有更加深刻清醒的理解和认识。

 

 

第四,在学习某些名人传记节选章节的课文时,对相关名人的代表作进行一些拓展补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课文中晦涩难懂的句子,更好地走近名人,感受大师高尚的人格魅力。

 

在学习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时,文章里面有很多句子,如果不结合托尔斯泰的生平经历和思想历程来解读,学生很难理解。

 

比如,课文用了大量的笔墨对“托尔斯泰眼睛的犀利”进行描写:

 

“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对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学生一定很疑惑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托尔斯泰的眼睛?

 

这里如果补充介绍托尔斯泰那个时期的思想历程,穿插进去他的代表作《复活》中的一些语段来理解,学生对这句话的晦涩含义就会顿悟。

 

当时,托尔斯泰认为俄国是一个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完全腐朽的社会,他凭艺术家的良心和眼光把它客观如实地在《复活》中描绘出来。

 

列宁说:

 

“在托尔斯泰的《复活》中,可以见到一种‘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男主人公聂赫留多夫可以说是作者自己一生痛苦自省的化身。

 

作品的题目定为“复活”,主要的含义是指男主人公在替马斯洛娃打官司的过程中耳闻目睹了俄国底层劳动人民被压榨、被凌辱、被损害的种种惨状后,自己原有的人生观、世界观彻底被颠覆,精神灵魂上涅槃重生。

 

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

 

“吃人的事情原来不是发生在森林中,而是发生在办公室里。”

 

在这个国家,“真理已经被猪吃了” 。

 

在《复活》中,托尔斯泰用辛辣、犀利的笔触对沙皇俄国是非颠倒的司法制度、黑暗腐朽的官僚机构,以及虚伪欺骗的教会组织进行了尖锐透彻的揭露。

 

 

作家对那群被无辜判刑的劳苦大众做了淋漓尽致的刻画后,写道:

 

”所有这些人被捕,监禁起来,或者流放出去,根本不是因为这些人违反了正义,或者有非法行为,仅仅是因为他们妨害那些官僚和富人占有他们从人民手里搜刮来的财富罢了。”

 

补充进去《复活》的这些内容后,学生不但深刻透彻理解了教材中晦涩难懂的语段,而且对托尔斯泰伟大的灵魂产生了崇敬仰慕之情。

 

不少学生成为托尔斯泰的“粉丝”,买来《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作品,饶有兴致地看了起来。

 

老师又趁热打铁,在选修课开设了有关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的讲座,进一步介绍托尔斯泰的生平,三部代表作的故事梗概、写作特色、语言风格等。

 

 

那一段时间,在课间或阅读课上,随处可见学生手捧托翁的作品如饥似渴地读着,有关这几部作品主题、手法、人物等品评赏析的精彩随笔,在读写笔记中也纷至沓来。

 

当然,在课堂上对名家名篇经典的阅读引导远远不止这几方面。只要语文教师能意识到在语文课堂上这样开发名家名篇教学资源的意义和重要性,就会用无穷的创造力想出多种多样的方法。

 

那么,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和人文素养的首要任务,在语文上就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落脚点和栖息处。

 

 
 

 

沈虹简介:

沈虹,江苏徐州人,本科,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中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苏省初中语文特级教师,江苏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生导师,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徐州市优秀班主任,多次主持并完成省、市级规划课题,几十篇文章在省级及以上报刊杂志发表,代表作有教育教学随笔集《成长,在路上》。

手机微信号:13852439236 

QQ:1765916196

邮箱:shenhong20070115@126.com